明代的16位皇帝介绍
明代的16位皇帝介绍,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最长时间的王朝,一共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,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明代的16位皇帝介绍的相关信息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!
明朝的十六位皇帝的顺序与在位时间
第一位,朱元璋,庙号明太祖,年号洪武,在位时间1368—1398(总共30年)
第二位,朱允炆,庙号明惠宗,年号建文,在位时间1398—1402(总共4年)
第三位,朱棣,庙号明成祖,年号永乐,在位时间1402—1424(总共22年)
第四位,朱高炽,庙号明仁宗,年号洪熙,在位时间1424—1425(总共264天)
第五位,朱瞻基,庙号明宣宗,年号宣德,在位时间1425—1435(总共10年)
第六位,朱祁镇,庙号明英宗,年号正统和天顺,在位时间1435—1449,1457—1464(总共21年)
第七位,朱祁钰,庙号明代宗,年号景泰,在位时间1449—1457(总共8年)
第八位,朱见深,庙号明宪宗,年号成化,在位时间1464—1487(总共23年)
第九位,朱佑樘,庙号明孝宗,年号弘治,在位时间1487—1505(总共18年)
第十位,朱厚照,庙号明武宗,年号正德,在位时间1505—1521(总共16年)
第十一位,朱厚熜,庙号明世宗,年号嘉靖,在位时间1521—1566(总共45年)
第十二位,朱载垕,庙号明穆宗,年号隆庆,在位时间1566—1572(总共6年)
第十三位,朱翊钧,庙号明神宗,年号万历,在位时间1572—1620(总共48年)
第十四位,朱常洛,庙号明光宗,年号泰昌,在位时间1620(总共29天)
第十五位,朱由校,庙号明熹宗,年号天启,在位时间1620—1627(总共7年)
第十六位,朱由检,庙号明思宗,年号崇祯,在位时间1627—1644(总共17年)
朱元璋
朱元璋,明朝开国皇帝,史称明太祖。
朱元璋幼时贫穷,曾为地主放牛。1344年(元至正四年),入皇觉寺,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,1356年(至正十六年)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。同年,攻占集庆路,将其改为应天府。1368年(至正二十八年)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,在应天府称帝,国号大明,年号洪武。
朱元璋在位期间,下令农民归耕,奖励垦荒;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;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;大力提倡种植桑、麻、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、他还徒富民,抑豪强;下令解放奴婢等等。
1398年(洪武三十一年),朱元璋病逝于应天,享年71岁,庙号太祖,葬南京明孝陵。
朱允炆
朱允炆,明朝第二位皇帝,年号建文,故后世称建文帝。
明洪武十年(1377年)12月5日,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(今南京),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,明太祖朱元璋之孙,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9年)继皇帝位,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,宽刑省狱,严惩宦官,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,史称“建文新政”。
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。
朱棣
大明成祖朱棣,是明朝第三位皇帝,年号永乐,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、永乐大帝、永乐皇帝等。
元顺帝至正二十年(1360年)四月十七日(5月2日),朱棣生于应天府。早起被封为燕王,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,为了提防朱棣造反,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,都指挥使谢贵、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。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,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。后发动靖难之役,起兵攻打建文帝 。1402年在南京登基,改元永乐。
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,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,巩固了南北边防,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。多次派郑和下西洋,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。 同时还命人编修《永乐大典》,疏浚大运河。1421年迁都北京,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。
朱高炽
明仁宗朱高炽,明朝第四位皇帝,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。
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,言行识度,喜好读书。但身形较胖,导致身体较弱。
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,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,朝无废事。其弟朱高煦、朱高燧有宠于朱棣,串通宦寺,阴谋夺嫡;后因侍郎胡濙密疏,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。 永乐二十二年(1424年)八月登基。
在位期间为政开明,发展生产,与民休息。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,平反了许多冤狱,废除了许多苛政。在军事上,修整武备,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。
洪熙元年(1425年)五月,朱高炽病重,不久去世,终年47岁。
朱瞻基
明宣宗朱瞻基,明成祖朱棣之孙,明仁宗朱高炽之子,明朝第五位皇帝。
幼年聪颖,深得祖父明成祖朱棣喜爱。永乐九年(1411年),册立皇太孙,多次跟随朱棣征讨蒙古。 洪熙元年(1425年),即位。宣德元年(1426年),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变,停止用兵交趾。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,实行休养生息,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。励精图治,知人善任,文有"三杨"、蹇义、夏原吉;武有张辅、于谦、周忱,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,史称"仁宣之治"。
宣德十年(1435年)去世,终年36岁, 庙号宣宗。
朱祁镇
明英宗朱祁镇,明朝第六位皇帝,明宣宗朱瞻基长子。
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御驾亲征,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,发生土木堡之变,兵败被俘。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,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,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。 迎接明英宗回京,安置于南宫。
景泰八年(1457年),策动夺门之变,废明代宗为戾王,杀少保于谦、名将范广,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、功臣,复位称帝,改元天顺。任用李贤等人, 追复胡善祥为恭让皇后,释放建文帝后代,废除宫妃殉葬制度,后来又听信谗言流放郭登、袁彬等人,重用门达、逯杲等奸臣,致使弋阳王一家冤死,民间又爆发了数十万的流民起义,导致明朝自景泰时期恢复的国力再度受创。
天顺八年(1464年),病逝。
朱祁钰
景泰帝朱祁钰,即明代宗。明朝第七位皇帝,明宣宗朱瞻基次子,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。
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发生土木堡之变,明英宗兵败被瓦剌俘虏。为免主少国疑,于谦、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,立郕王朱祁钰为帝,尊明英宗为太上皇,次年改元景泰。
在位期间,知人善任,励精图治,重用于谦等人,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,击退瓦剌的入侵,对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,推动明朝政治由乱而治,渐开中兴,可谓英明之主。 明英宗归国后幽禁于南宫,改立其子朱见济为太子。
景泰八年(1457年)正月,夺门之变爆发,明英宗复辟,软禁其于西苑,改元天顺。二月,明英宗废其为郕王,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,享年二十九岁。
朱见深
明宪宗朱见深,初名朱见濬,汉族。明朝第八位皇帝,明英宗朱祁镇长子。
朱见深英明宽仁,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`皇帝尊号,平反于谦的冤屈,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,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。时代风气清明,朝廷多名贤俊彦,朱见深能够宽免赋税、减省刑罚,使社会经济渐渐复苏。
成化二十三年( 1487年)九月九日病逝,终年41岁。
朱佑樘
朱佑樘,是明朝第九位皇帝,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。
成化二十三年(1487年)九月即位 ,朱佑樘为人宽厚仁慈,躬行节俭,不近声色,勤于政事,重视司法,大开言路,努力扭转朝政 腐败状况,驱逐奸佞,勤于政事,励精图治,任用王恕、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,史称"弘治中兴"。
弘治十八年(1505年),朱佑樘驾崩于乾清宫,在位十八年,享年三十六岁,葬泰陵, 庙号孝宗 。
朱厚照
明武宗朱厚照,,明朝第十位皇帝,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,在位期间年号正德。
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,喜欢骑射。 即位不久,便信用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马永成、丘聚、谷大用、张永等八人,时称之为"八党"。悉以天下章奏付刘瑾,而刘瑾则日益诱导武宗戏玩娱乐。
皇帝的荒嬉无度、宦官的恣意枉为,致使原已危机四伏的社会经济不断恶化,阶级矛盾不断激化,农民起义接连不断。在位期间因荒疏朝政,导致宗室安化王朱寘鐇、宁王朱宸濠先后起兵夺位。
正德十六年(1521年)三月,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,享年三十一岁,在位十六年。
朱厚熜
明世宗朱厚熜,明宪宗朱见深之孙,明孝宗朱佑樘之侄,兴献王朱佑杬之子,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。明朝第十一位皇帝,年号嘉靖,后世称嘉靖帝。
正德十六年(1521年)4月20日,明武宗朱厚照驾崩,由于武宗死后无嗣,因此张太后(明武宗的母亲)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,由近支的皇室、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。
嘉靖帝在位早期英明苛察,严以驭官,宽以治民,整顿朝纲、减轻赋役,对外抗击倭寇,重振国政,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。后期虽然好道教,不侍朝,然而依然牢牢掌控着朝廷官吏。
嘉靖帝在位期间巩固了明代的统治,为"隆庆新政"与张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础。嘉靖四十五年(1567年)嘉靖帝驾崩,享年60岁。庙号世宗。
朱载垕
明穆宗朱载垕[hòu],明朝第十二位皇帝。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。
登基前的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,对他登基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。倚靠高拱、陈以勤、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,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,海内外得到大治,史称隆庆新政。 但因为沉迷媚药,也服这些媚药助兴,导致荒于政事。朱载垕在位6年,因病去世,终年36岁。
朱翊钧
明神宗朱翊钧,明朝第十三位皇帝,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。隆庆六年(1572年),穆宗驾崩,10岁的朱翊钧即位,年号万历,在位48年,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。
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,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,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,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。亲政后,励精图治、生活节俭,有勤勉明君之风范,开创了“万历中兴”局面。期间主持了著名的“万历三大征”,巩固了汉家疆土。
执政后期荒于政事,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。万历四十八年(1620年)七月二十一日,朱翊钧崩,终年56岁,庙号神宗。
朱常洛
明光宗朱常洛,明朝第十四位皇帝。明神宗朱翊钧长子。
万历十年出生,从小不得父爱。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,经历了国本之争、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。万历四十八年(1620年),明神宗驾崩后,正式即位,年号泰昌。在位期间,任用贤臣,革除弊政,积极改革,罢除矿税、榷税,拨乱反正,重振朝廷纲纪。 沉湎酒色,纵欲淫乐,导致身体日益羸弱。
泰昌元年(1620年9月26日),因病病逝,史称"红丸案",时年三十八岁,庙号光宗。
朱由校
明熹宗朱由校,明朝第十五位皇帝,明光宗朱常洛长子,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。
朱由校在位期间,魏忠贤与客氏专权,制造了"乙丑诏狱""丙寅诏狱"等冤狱,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。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。
主要忧患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。
朱由校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的辽东经略熊廷弼,致使后金攻陷沈阳、辽阳,辽东局势日趋严峻。天启元年(1621年)三月,为稳定辽东,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。在阉党策划下,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被杀,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。
天启七年(1627年)八月二十二日, 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"仙药"身亡,终年23岁。
朱由检
朱由检,明朝第十六位皇帝。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,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。于1622年(天启二年)年被册封为信王。年号崇祯(1627年-1644年),后世称为崇祯帝。
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,勤于政事,生活节俭,曾六下罪己诏,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。惜其性多疑,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。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,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,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。
1644年,李自 成军攻破北京时,于煤山自缢身亡,终年34岁,在位17年。朱由检死后庙号怀宗,后改毅宗、思宗。
明代16位皇帝介绍内容是太祖,朱元璋,1368年-1398年,洪武。
惠帝,朱允炆,1399年-1402年,建文成祖。朱 棣,1403年-1424年,永乐仁宗,朱高炽,142年-1425年,洪熙。宣宗,朱瞻基,1426年-1435年,宣德。英宗,朱祁镇,1436年-1449年,正统,代宗,朱祁钰,1450年-1457年,景泰英宗,朱祁镇,1457年-1464年,天顺宪宗。
朱见深,1465年-1487年,成化孝宗,朱佑樘,1488年-1505年,弘治武宗,朱厚照,1506年-1521年,正德世宗,朱厚熜,1522年-1566年,嘉靖穆宗,朱载垕,1567年-1572年,隆庆神宗,朱翊钧1573年-1620年,万历光宗。
朱常洛,1620年-1620年,泰昌熹宗,朱由校,1621年-1627年,天启思宗,朱由检,1628年-1644年,崇祯 可以得出他们的名字有一个共同点。为了明确支派和各支派的辈份。朱元璋以每一个儿子为一支派,每一支派定了二十个字作为名字中第二个字的用字,再按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生木的五行相生的规律,作为名字中第三个字的用字。
文档为doc格式